冬至养阳气,牢记这个方法!健康过冬,为明年开春打好基础冬至过后,就开始数九,各地进入最寒冷的阶段。俗话说冷在三九,冬至这一天,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,北半球白昼最短,其后,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,白昼渐长。 随着气温的骤降,人体阳气逐渐内收,五脏六腑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。此时,用好中医特色治疗有助于养护人体阳气,避免寒邪侵害。 北京天通宽街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门诊,遵循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核心理念,融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与人体生理病理机制,推出“三九助阳”特色治疗。 利用冬季最为寒冷的“三九”时段,自然界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关键时刻,通过一系列中医外治法,助力人体阳气生发,调和体内阴阳平衡。 涵盖了多种中医传统疗法, 包括但不限于: 将温热草药膏,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,借由皮肤渗透,直达病所,以温经通络、散寒止痛。 通过物理刺激作用于体表,促进气血运行,排除体内湿气与瘀滞,达到舒筋活络、活血化瘀之效。 利用“耳豆”按压耳部相应穴位,通过耳廓的神经末梢反射,调节全身脏腑功能。 将含有治疗作用的草药煎汤后,趁热湿敷于患处,使药效与热力共同作用,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吸收与病灶修复。 运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,点燃后对人体特定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,以温热效应温补阳气、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。 这一系列治疗方法的运用,不仅能够有效刺激穴位,还能深刻体现出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思想,即通过增强体质、提升免疫力,达到温阳散寒、调和气血、扶正祛邪的作用,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季节乃至全年的健康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。 值得一提的是,“三九助阳”特色治疗还与夏季的“三伏贴”形成了良好的呼应与互补,两者相得益彰,前者在冬季温阳固本,后者于夏日扶阳驱邪,共同构成了一年之中阴阳调节、增强体质的完整周期。 |